Copyright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3017440号-2
贺仲华(四川Bxssyh099)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这九个字如湘江之水,奔腾不息,滋养着一代代湖南人的精神血脉。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历史长河,无数湖南儿女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在建设浪潮中勇立潮头。今天,当中国青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这种源自三湘大地的精神品质,恰似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吃得苦"是淬炼品格的熔炉。曾国藩率领湘军时,以"扎硬寨,打呆仗"闻名,正是这种甘于吃苦的精神,让一支地方武装成为晚清的中流砥柱。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在戈壁荒漠中开辟"左公柳"的绿色长廊,用脚步丈量祖国的每一寸山河。当代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长风,带领团队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反复试验,用"啃硬骨头"的精神攻克了星间链路等核心技术。这些湖南人告诉我们:吃苦不是目的,而是通向卓越的必由之路。今天的青年面对学业压力、职场竞争,与其抱怨"内卷",不如像湖南人那样主动"吃苦",把每一次挑战都视为成长的契机。
"霸得蛮"是突破创新的胆魄。黄兴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仍高呼"男儿当为天下奇",这种不服输的劲头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烽火。粟裕大将指挥孟良崮战役时,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面对国际权威"水稻没有杂交优势"的论断,偏要"霸蛮"尝试,最终让全球数亿人摆脱饥饿。在科技创新领域,湖南籍科学家周向宇攻克了"最优传输理论"这一世纪难题,用湖南人的"霸蛮"精神在基础研究领域开疆拓土。当代青年身处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更需要这种敢为人先的闯劲,在"卡脖子"技术攻关中勇当先锋。
"耐得烦"是成就伟业的基石。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下《论持久战》,以非凡的战略耐心指引抗战方向;刘少奇在安源煤矿深入工人群众,用绣花功夫组织起中国最早的工人运动;文艺战士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字斟句酌,最终谱写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在当代,"天河"超级计算机团队核心成员廖湘科,带领科研人员耐住寂寞,用十年时间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这种"耐得烦"的品质,对习惯于"快餐文化"的当代青年尤为珍贵。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职业发展,都需要我们像湖南人那样,在专注中沉淀,在坚持中升华。
三湘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正因其直指成功的本质规律。在长沙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的匾额与"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精神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湖湘文化的精髓。当华为面临美国制裁时,任正非说"除了胜利,我们已无路可走"——这何尝不是湖南精神的当代回响?在乡村振兴一线,大学生村官们用脚底板丈量土地;在抗疫前线,90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在科技攻关现场,青年科研人员废寝忘食...这些新时代的青春故事,正在续写着湖南精神的新篇章。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当代青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让我们从湖南精神中汲取力量,以"吃得苦"锤炼意志,用"霸得蛮"开拓创新,靠"耐得烦"成就卓越。要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当三湘精神融入血脉,我们必将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让这片土地孕育的精神火种,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