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传承三苏家风 领悟中华文化──2023年四川省文史馆员(眉山)研讨会素描

来源:    综合作者:     2023-08-03 10:08:40    浏览量: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三苏祠视察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苏东坡的为文、为政、为人,都被后人推崇为理想的标杆,折射出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良好家风。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为我们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三苏故事指明了方向。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察眉山三苏祠时的高度评价。可见,三苏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字经》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眉山三苏祠的门口仍悬挂一副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仍在向人们诉说着父子三人在北宋文学史上的辉煌成就。纵览中国文学史,没有哪一家,能像苏氏家族一样,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3个席位,传为千古佳话。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曾说:“苏轼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苏东坡在诗、书、画、文、词五个方面都做到了极致,无数人崇拜不已,一千年以来收获了无数的粉丝。朱德题词赞:“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毛泽东说:“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

 “三苏”是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苏洵因材施教、题砚教子;苏轼学博才高、清风做人;苏辙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苏氏一门良好的家风、学风造就出一辈又一辈才子能人,因而“三苏文化”也成为优良家风、学风、作风的重要代表之一,这样的文化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和弘扬。

  一、察三苏遗迹,奏时代强音。

  (一)走进三苏祠寻文脉,守护好中华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其中考察了三苏祠。习近平总书记了解了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推动家教家风建设等作了重要讲话。其中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三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耀眼的明珠。

  (二)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文化道路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符号和文化产品。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总书记的这句话从国家层面、政治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道出了三苏祠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道出了‘三苏’崇高的历史文化地位和深厚的当代价值,这既是对三苏祠和三苏的肯定,也是对三苏祠的发展提出的更高目标和要求,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敬畏和自信。

  (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强家庭教育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希望能有更多人了三苏的家风、家国情怀、治国理念、民本思想、人文精神,从三苏祠打开一扇通往中华文化的大门。

  二、继三苏家训,续千古隽永

  眉山市三苏祠,百年银杏,古木参天,三苏祠透出的厚重,在中华文化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殷殷流淌,隔岸回首,苏氏一族的家国情怀凝聚成点点星光,指引着当代青年的赶考之路。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苏辙、苏洵在“唐宋八大家”中独占三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深刻隽永,一代代学者深入研究苏氏家风家训,总结出“读书正业、忠孝仁爱、为官清廉”的苏氏家训精神内涵。

  (一)秉读书正业,是终身所求。他们慎终如始,永远走在虚心向学的路上,尤其是苏轼,通读百家,深谙学者与为官之道,被称为罕见的文史通才,兼具有中国文人最难能可贵的高尚人格,不畏权势、以民为本,在如画的千里江山中,他雄姿英发,独立于中华百年风雨飘摇的皎皎月光之下。除了文学家,苏轼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政治家,出身于平民之家的苏轼,在青年时期牢固树立为民请命的家国情怀,认为“民者,天下之本”,这也是他一生笃行不怠的从政理念。“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的诗文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鼓励着新时代党员干部“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全心向学、志在千里。

  (二)持忠孝仁爱,是行事之基。“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有史记载,苏轼的祖父苏序在盗贼围城之时,仍然依照中华传统丧葬礼仪,为父亲举办丧事。嘉祐二年(1057年),母亲病逝,刚刚进士及第的苏轼兄弟第一时间返回眉山,为母亲守孝;治平三年(1066年),父亲苏洵病逝于京师,苏轼兄弟又立即辞去官职,关山万里,将其灵柩运送回眉山,为父亲守灵。“孝门出忠臣”,苏轼兄弟二人一生以家国利益为重,乃至苏轼为佞臣所害,身陷囹圄,仍报国初心不改,为民之心不渝。东坡风骨每每读之,都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引导一代代党员干部锐意进取,走好每个时代的赶考之路。

  (三)守为官清廉,是从政之道。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写到“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贪婪怠惰必会毁去一身功业,而清正廉洁才是良好品行的出发点,所以为官从政要以廉为先、以廉为首。官途40载,苏轼秉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针砭时弊,主张“以民为本”的改革,为其他人所不容,屡遭贬谪,但无论在朝廷还是地方,他始终坚持“一蓑烟雨任平生”。三苏家训,源远流长,东坡风骨,绵泽后世。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千百年风雨凝成的深厚传统文化武装思想、鞭策行动,把使命铭刻心底,用青春书写奋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赢得更大的胜利和荣光。

  三、传三苏家风,承家国情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良好的家风家教是社会稳定的基石。通过了解三苏生平及家训家风,我们可以得知家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珍贵的文化传承,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基”。因此,当下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风建设,就要从自身做起,激励家国情怀,力行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一)以“踔厉奋发”之家风,涵养“修身”的廉洁情怀。家风像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好的家风不仅仅能塑造自己的人生,更能影响他人,共同进步。苏轼曾写下“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主张“保民生”“与民同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苏轼良好的家风教育,更是仕途经历的感悟。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和党员干事创业的保障线,是直接反应廉洁文化建设的“直通车”,唯有筑牢家风建设的基础,“照明镜以正衣冠”、“守初心以定信念”、“严自律以守底线”,才能盖好家风建设的“高楼”“大厦”。

  (二)以“众志成城”之家风,涵养“齐家”的团结情怀。“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团结,才能有凝聚力、战斗力;只有团结,才能有智慧、出成绩。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胜利,与团结协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一仗接着一仗打,经受住了多方面考验,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光明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以“久久为功”之家风,涵养“治国”的奋斗情怀。家是每个人最早建立的社会关系,良好的家风家教有利于国泰民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自奉节俭、情操自持、公正办事,扬俭朴之风、学习之风、奋斗之风,在言传身教中带领家人“修身、齐家”,更要以“久久为功、善谋善为、善作善成”为圭臬,要大力倡导党员干部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切实做到以担当彰显初心、以作为践行使命。

  四、推德治教化,崇创新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三苏祠视察时指出:“苏东坡的为文、为政、为人,都被后人推崇为理想的标杆,折射出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良好家风。”重视耕读传家、诗书养性、崇文尚礼,人们读书、藏书,学风蔚然。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三苏文化为魂,以文育德、以德促治,厚植底蕴、创优载体、强化规范,把德治教化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质效。

      (一)传承三苏文脉 ,厚植德治底蕴。要想三苏文化能影响千万家、培养众才人,就应该继续深挖文化,鼓励各界人士加强对“三苏文化”的相关研究,深挖内容、价值,填补文史材料空白;深化拓展,以更有深度、更多维度、更高层次的整理、理解、挖掘“三苏”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时俱进转变宣传形式,丰富文化传播方式,合理利用数字化宣传新渠道,加大对党员干部、青少年等群体的传播力度,全面推动家风、学风、作风建设。

     (二)弘扬三苏家风, 创优德治载体。弘扬三苏家风家训,实现古为今用、成风化人。“以德换得”、章法有度,极大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培育优良家风。常态化开展好家风故事会、好家训诵读会等活动,挖掘三苏廉政文化资源,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建设和谐家庭。开展“最美家庭”活动,开设父母课堂、心理健康、情绪管理、亲子关系调适、正向教育等家庭教育课程,引领广大家庭成员牢固树立文明立家、和谐兴家的家庭建设理念。开展志愿服务。组建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开展法治宣传、心理疏导、亲子共读、才艺展示等教育活动,服务城乡家庭。

     (三)升华法治文化 ,加强行为规范。“刑德济而阴阳合,生杀当而天地参”是苏东坡法治文化的精髓,让柔性约束与刚性约束同向发力,增强防范风险“免疫系统”。秉持“以法服人,和顺亲善,和善相交,停息诉争”的理念,以行和善、扬美德、立规矩,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优秀志愿者和见义勇为英雄等评选表彰活动,用模范榜样示范引领社会风尚。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群众组织,常态化开展党群集中活动日、邻里百家论坛、乡贤说事等群众自治活动,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三苏家风是弥足珍贵的传家宝。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弘扬三苏家风精髓,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前往三苏祠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时指出的“敬仰”、“汲取”、“借鉴”三个关键词意味深长。让我们去追寻总书记的足迹,感受祠堂变迁、聆听三苏简介、熟悉百世东坡,与三苏完成一次隔空对话。听三苏感人故事、品三苏家风家训,学三苏为民情怀。

  抓住一个“讲”字,讲三苏感人故事。主要是以“三苏”感人故事为主线,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突出一个“品”字,品三苏家风家训。主要是品尝苏氏父子优秀的“读书用世、忠孝仁爱、清正廉洁”家风家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家人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坚持一个“学”字,学三苏为民情怀。持之以恒地学习苏氏父子以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民情怀,做一名弘扬“三苏”家风家训,紧跟时代步伐,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新人。

注释:三苏故事主要是年少轻狂、苏轼欺师,东坡猪肉、苏轼退房,吟诗赴宴、出人头地,家庭聚会、打饼祭佛,吟诗赏月、东坡烧鱼,水果和药、生死一线,莫逆之交、尸骨未寒,对联退敌、必有我师,其人之计、巫山河水,联气小妹、皛饭与毳饭,凿枘难合、以诚相待,进京赶考、乌台诗案。(四川省政府文史馆特约馆员 李正银)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