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小荣:73-74学校批清纠清轶事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5-15 15:07:59    浏览量:


王小荣  (四川Bxssyh078)



  1972年秋南溪举行的“三干会”上,徐文在传达宜宾地革委与省革委会议精神时说,根据要求“纠清中要烧毁的各类材料要有目录,各单位部门以支部为单位可以搞一个烧毁材料小组”,这是目前我见到的有组织的、上级要求烧毁档案材料的记录,但上级要求的“烧毁材料要有目录”可能根本就没有做。这个烧毁档案材料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不排除会出其它人为的状况。


《解放军画报》1969年第4期

  南溪一中冯德祥对学校某某某私自从学校档案室拿走档案并且没有归还这件事是有个人看法的。他曾在“两委会”(校革委会、党支委会)就说过在“批清”中某某某对这种做法的错误“至今没有认识到”。当年某某某私自拿走些什么档案材料?一直没有具体的说法。在1973年1月18日晚上在学校第二会议室讨论某某某转党申请的会上,冯德祥听了某某某谈思想认识及其他同志发言后又说,某某某对自己的错误全天晚上也不谈。说某某某自己不谈是提不高的。“如在档案室拿走材料,至今不认识(错误)。认识还是很差,就是采取闭口不谈,闷起。如果自己有看法,也可以谈一谈”。


《解放军画报》1969年第4期

  这件事直到1974年4月13日的支部大会上,尹延厚发言中才批露说,某某某当年从档案室私自拿走的档案材料是有关对他个人的调查材料、对古世槐的调查材料及他个人的档案中部分材料。说这些事在运动一开始时就听到过一些,而后学生还写了很多大字报,说不敢提,怕打击。还说邓自列(力)的问题,说邓是参军走的是不高兴的。关于邓自列(力)情况后面有补录。

  关于某某某入党转正问题,直到1973年3月30日的支委会上才宣布说县委已经批了,批准转正的时间是1967年6月7日。


《解放军画报》1969年第4期

  1973年2月26日的支委会上,对当时的大批判问题,根据上面的精神学校作了如下要求。就是以“批清代替批林”,就是批判四川的梁(梁兴初)、陈(未搞清具体指何人)、谢(谢家祥),要剥他们的“三张画皮”。这“三张画皮”就是①剥他们“自称”“标榜”跟毛主席三十年,是老革命、正确路线,是有功劳的②“自称”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的③“自称”是心直口快、敢说敢干、大老粗,敢揭露耍阴谋。并且批判的主要论点“林(彪)陈天才有别论、打谢反梁、镇压群众”。要“批判林彪的政治纲领,以国富民强代替国富民穷”。

  要求在校内办一个“大批判专栏”,跟教职员工和学生干部传达、动员,让大家明确学什么、读什么书。要求初中生要读“老三篇”“三论”哲学文章,就是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和《纪念白求恩》文章,而高中生要学《共产党宣言》等。我在长兴六中读书期间政治课就学过《实践论》《认识论》《矛盾论》,当时教课是聂才炯老师。


那些年中学校的大字报场景

  1973年3月9日,冯德祥在两委会上传达县委扩大会议精神时说,根据毛主席对“批林整风”的几点指示,当前工作重点要求首先是“批林”,其次才是“整风”。工作中“历史问题不纠缠”“林彪反党集团的实质是极右(人民日报社论)”。因此,这次对“批清”中的出现的问题,要求是“要耐心细致的做工作。不要顶嘴(这应该是对在“批清”中揭露出来有问题的人员说的)”。

  冯德祥说在“纠清”中,上面还划了“三根杠子”。在1973年3月15日的支委会上,就提出根据这“三根杠子”来检查判断,看我们学校在“批清”中有没有犯错误的人。

  1973年3月17日的支委会上,代茂全就提出说地委说的,“人民内部不纠,就是该批”,这种说法根本不对。说“凡是点了名的,凡是人民内部矛盾都该纠正”。其次是地区还表扬了南溪,这(表扬)是名符其实吗?现在我们要努力赶上名符其实,不符合31号、45号文件的要纠正,要干部恢复原职,要发展大好形势。包括“纠正批清”的“三根杠子”内容上还有点名的在内。


《解放军画报》1969年第4期

  当时参会的其他人都附同代茂全的说法,说大字报上点了名的、点了事实的,这是在搞群众运动吗?是开展正常的调查研究吗?代茂全接着说,县里面很多事情没有落实,干部如此,如老尹(指学校的尹延厚)的问题就没有落实。

  1973年4月6日的支委会上,冯德祥宣布说要召开支部大会和群众大会,并在会上宣布“我校没有5.16和搞‘三老会’的(人)”。这算是对前一段时间在学校清查5.16份子、三老会份子的一个运动结论了。


《解放军画报》1969年第4期

  2004年我在撰写《南溪一中校志(1904—2004)》时根据查阅大量的档案原始材料写的《南溪一中发展篇》时,就提到当年在校内清查5.16份子的事,但请回来参加审稿的原学校陈次伯书记私下对我说,当时学校并没有开展清查5.16份子的事,要求我一定要把原稿件中有关清查5.16份子的内容给删除了。但事实上,从当年有人向革委揭发反映说周兴祖、张碧光等几个老师在办公室内容谈话看,当年不但搞了这项工作,而且还让老师们胆战心惊的,生怕不小心说错话自己就会被划入5.16份子之列了。

  1973年6月1日,在传达地区宣传工作会议会上,冯德祥传达说,徐怀国作总结报告中说,“批林整风”是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的,地区作了大量的工作,在纠正“批清”(就是“纠清”工作)中的错误方面取得了成绩,纠正了96%的错误,恢复了98%的干部名誉、烧了70%的各种材料。

  这是我在档案中第二次见到有组织销毁各类材料的记录,而且还是“烧了”,不是当废品卖给废品回收店,这是彻彻底底的销毁,避免有好事者从废品店买回来(我现在收藏的文革中南山厂各派散发的东西、武装支泸、宜宾问题等材料都是98年从废品店买来的)。冯德祥说宜宾地区有几人参加了省委在成都金牛坝召开的会议,在成都时他们是“搞通”了的,但有三位同志回宜宾后就“不认识”了,就是说不认账了。


王小荣收藏

  1973年9月9日李大贵在传达县民兵工作会议精神时,说县上关于“纠清”范围时,把“纠清”作为对5.16份子审查,还要“在一定范围内点名”。其次就是对过去“清队”和“一打三反”中的发现的问题是没有错的,是“正确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武器弹药的问题(虽然)弄清楚了但还要继续清查,但不追究责任,枪要追回来”,这可能是指在宜宾武装支泸时那些武器弹药。

  1973年9月24日,冯德祥传达地委扩大会议精神说,这次地委扩大会是由沈学理(我花钱买有一个文革中隆昌县石燕区新华公社社教工作组写给沈学理、李鹏基的信封)主持的。邓自列(有时也写作邓自力。是邓小平之弟)在会上宣读中央[73]34、36号文件,一是关于林彪反党集团成员的处理,郭林川宣布省委关于“十大”宣传文件的通知、三个文件、两个公报,要求落实“十大”提出来的各项任务,要找差距、添措施;在学习中要加强领导。


学生美术课 王小荣摄

  冯德祥在传达中说,地委张力行在16号作的报告中说省委分别召开了会议,地区的张力行、邓自列(力)参加了,另外宜宾还有20多人参加,前后共开了9天会。会上刘政委讲,我们的党更加纯洁,更加坚强。党内路线斗争复杂,“七大”批王明,“八大”批彭德怀,“九大”批刘少奇,“十大”批林彪。对“九大”通过的党章,这次作了修改,大家要学习“十大”提出的反潮流问题、反修正主义路线、反错误路线……说这是“路线问题”。邓自列(力)在会上传达了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贾昌传达省知青工作会议精神。


青少年活动中心开馆 王小荣摄

  这里说一说邓自力。邓自力是四川广安人,新中国建立后,曾担任川南行署合江县委书记,泸州地委宣传部长,泸州地委副书记、书记,宜宾地委副书记,长宁县委副书记,省体委副主任,省文化局局长、党组书记,四川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四川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1994年12月离职休养,出版有个人回忆录《坎坷人生》。这本回忆录中记录了不少当年宜宾的情况。

  在反右时,原泸州市委主要领导人邓自力、崔璋、陈怀堂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份子,而邓自力因提出解散公开食堂等措施、生猪私养还是公养、宜(宜宾)泸(泸州)自(自贡)三市合并等问题上与当时四川省委主要领导人观点相左而被李井泉打成了“四川头号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成了一个被批斗的对象。之后宜宾与泸州合在一起,牟海秀任第一书记,刘结挺任第二书记。

  在我收藏的、自己装订成册的《“九大”前后年间资料集》中就有一份是1969年6月9日晚在成都军区举行的会议记录稿件。这次会议是由张国华、梁兴初、李大章、谢家祥、刘结挺、胡维成(军区副司令)、军区王副司令、张西挺、茹夫一、7848部队政委郑志红等省革筹、成都军区专门解决宜宾问题的。


心理专家报告会 王小荣摄

  会议上王茂聚汇报宜宾“清队”“解放干部”时说遇到了两个不能解决(麻烦),一是邓自力的问题。说对邓自力的调查,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参加党,调查当时的地下党中没有他。37年到延安和邓小平一起。李井泉十一中全会时一起到贺龙家里去,以后回来到巫昌是李井泉专门通知他去的,这个关系不清楚。57年反右时划为右倾机会主义份子,以后又平了反。根据原始材料证明(他)是严重反毛主席的。


学校国旗班学生升旗训练 王小荣摄

  李大章插话说,对这个人(邓自力),看法不能带打倒的框,要一分为二地看。邓自力这个人的问题,是不是假党员可以继续调查。和邓小平的关系也是清楚的。邓小平当事时他总说得亲一些,跟亲兄弟一样。邓小平出了问题,他又说得远,是越远越好,连伯叔兄弟都不是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张国华插话说,亲戚关系不等于政治关系。这个人后面可能还有些群众)这个人有保的,有打倒的。我就收到过双方的材料,要打倒的把他说得怎么怎么坏,比李井泉还坏。保的人把他说得怎么怎么好,比刘、张、王、郭还好。这些说法都不准确。

  张国华说,(对邓自力的)问题要派人调查清楚。李大章说看有没有什么人,没打倒的(人)去调查就不会说好。张国华说派几个没有派性的人去调查。刘结挺说在宜宾这样的人找不到,只有比较好一点的。张国华说比较公正一点的(人)总会有的。


学生课堂 王小荣摄

  梁兴初说中央某某局一个干部的一个问题,入党不入党的问题,一方调查说入了党,一方调查说没有入党。这个人我了解,我说了31年入党,到34年清查时是富农(又)开除了。张西挺说叫双方都叫人去调查一下,看看双方的调查结果再考虑。刘结挺说不能这样(做),这样就搞乱了。梁兴初说这些具体的人我们不了解,(我们)还是研究些原则。

  王茂聚说的不好处理的第二个麻烦就是沈学理,说沈学理的问题也查不清。33年有个CC派特务组织,弄不清楚,本人态度也不好,不好办。这次解决宜宾问题的会上,王茂聚还汇报说南溪有个学生组织,去年解散了,今年又重新组织起来。还有宜宾不少知青外跑(有跑到云南)的、还有东风矿区、泸州等等问题。宜宾方面参加解决问题会议的人有三十九师师长马玉芳、王茂聚、宜宾军分区司令员李某某、宜宾军分区政委成锋、郭林川等人。

  1973年10月5日支部会上,宣布县上关于落实政策的措施,县上通知把原来抽去专门搞“一打三反”工作的人抽回来,这个通知意味着“一打三反”就结束了。10月15日传达地委召开的“批孔”会议精神,说“地区承认的高完中和县市宣传部”参加了地区这次传达省委的会议精神,说毛主席在1968年八届十二中会议上就有“批孔”的指示,1971年又有“批孔”的指示。


南一中学生到复兴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 王小荣摄

  1974年3月12日,冯德祥在学校两委会上说,中央[74]1号文件发出来后,对“批林批孔”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但在谈到联系实际问题上就“感觉老火”。在谈到5号文件时,教育战线上修正主义教学路线是“回潮”了。这就“感到学生的纪律差,怎么管?考虑到领导不好当,马振河(湖)中学的罗长其和杨班主任等的责任,通过县的干部会及县委七个领导联系自己进行批林”。


  冯德祥同时对“批清”中的一些问题也有些看法。说一年多的时间了,省上统计还有1万多人没有纠正。自己还认为联系实际就是检查,领导工作早就不想干了,免得每次都要带头作检查。对学校课外活动也没有开展起来。校办厂“九二O”和“五四O六”(指学校搞勤工俭学办的两个校办厂)两个项目“原来办得可以,以后停了”,这个事与自己无关。

  在1974年3月12日支部召开的有工作组文教局王局长、肖自隆及周必祥、聂才炯、朱文举等15人参加的校革委和教研组长学习会上,冯德祥说,批林彪批孔老二是应该批的。林彪比历次机会主义头子还凶。这次运动是毛主席亲自领导的,是一次政治斗争,又是一次思想斗争。又继续把他在两委会上的说法又讲了一遍。最后说对这次运动,自己总是认为有工宣队、县委工作组在这里,担的担子轻松点等错误思想是不对的。另外对群众写的大字报不打击报复,正确对待这次运动。


组织学生外出活动 王小荣摄

  参加学习会的人都发了言。周必祥发言说对批林批孔的重大意义,从理论上是理解的。但真正从思想上的认识还是比较差的。他说,通过学习,认识到批林批孔中应该联系实际,特别是对修正主义在教育战线上的反映,自己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还没有得到改造,所以对修正主义的东西容易接受。例如新留级的一些制度、对学生的纪律方面处处考虑到老师的威信不好工作等。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初时不理解,认为有的同志被打伤打残疾等没有那么倒霉,早就不想当干部了。昨天在开干部会都动员他们写大字报,提意见是不怕的,打是不对的,我是反对,不赞成这样做。


国旗班风采 王小荣摄

  聂才炯说这次(运动)很及时,很重要。前面的同志都提到谈到了。对革命的大字报能正确对待。朱文举发言说这次运动是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孔是批林的继续,是批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封资修宣战,是对帝修反沉重的打击。在这次运动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修,不斗则垮。朱文举说,(自己)过去对学生要求严格,通过学习5号文件后认识到过去粗糙,学生不听招呼。另一方面老师当班主任不好当,这次学生可能有很多大字报,与学生开玩笑时说,欢迎贴大字报,学生说贴千张,我说帮助你们准备纸。

  在当年批林批孔运动中,师生也有一些问题(现象)。据在由冯德祥主持,有县工作组的肖某某、王某某、杨某某、侯远鑫及文教局王局长(王吉身)、校革委的周必祥、工宣队的宁廷秀和支部成员共11人参加的会上,就通报了学校师生中的一些问题。


青少年健康讲座 王小荣摄

  如有个别教师认为“一张大字报应该抓住一个阶级敌人,其他指出来是人民内部矛盾,以后不好”、学生中“在上课时开玩笑,做‘羊耳叫’引起班上学生大笑”、还有“教师要求学生严,现在有些‘淹气’,工作还是在干”、还有个别老师讲“他可以代表一部分的思想,文化大革命反复大,把人都得罪了”。

  说“初74级的学生流动大,学校是有责任的。但老师们认为‘目前考虑’的是什么什么”。还有初74级(一)班的杨宗沛随常口头上喊着“我要造反”,结果就在课堂上“华(划)全(拳)”,“四季才”“兄弟好”的划了起拳来。


西南大学国防生生源基地签约 王小荣摄

  在1974年3月18日的有文教局王吉身局长、县工作组和校革委参加的支部会上,对当时学生已经张贴出来的近400张大字报分析,认为这些大字报“方向是正确的,态度是端正的”。而涉及的内容主要有①新留级的问题。②选班干部时要成绩好的,这是什么样的民主?③培养干部处处都只体现了学习好的。这次会上作出要求,要校革委、工宣队、党支部(联合)写一个“支持革命学生的革命行动、支持革命学生揭露修正主义路线在学校回潮、学习他们敢于反潮流的革命精神,以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的声明(大字报)。

  同时通报了“几个新动向”,①首先是组织了12个人到宜宾参观,回来后“收获很大。昨天已经研究,准备向县工作组汇报”。②高75级(二)与工农兵一起开展批林批孔,高75级(一)昨天到阜鸣的莲花大队与贫下中农一起批林批孔,主要形式是“忆苦思甜”会。③高75级(二)成立了几个小组,这两个班及时“开干部会、开团员会”做青年的工作。④初74级(一)班曾令波等拿纸回家写大字报,现在还贴在学校。⑤大字报的内容有‘对目前学生中不正之风划拳、有不满老师对学生要求过分的情况了’。⑥有画漫画讽刺如对朱文举及班上一同学作“一三五朱文举,二四六徐瞎子”等。⑦初75级(二)“唱反动歌曲‘告别小城者’较多”。


市县领导检查学校天文台 王小荣摄

  还有就是看到这些大字报后,“老师少开言慢开口”,看到朱文举大字报,有说好的有不表态的,有两个工人和一个教师写出了大字报。班主任(被)点名的有陈次伯、聂才炯、张运生、朱文举、腾明芳,另有余德芳等人点名。根据这种情况,学校党支部要求,“应强调不能点名,师生是一个战壕的战友”。高75级(二)要组织“战斗组”,与师生们共同批,还“采取登门拜访”。⑧要求班主任向学生表态,“接受同学们的意见”,要“大胆管理学生”。⑨还说,昨天有教师问周主任(周必祥)“揭露出来怎么办”,王大印教师问,说‘领导掌握。该斗的就斗,该批的就批’。现在有情绪、情绪还比较大的有陈次伯、王大印两个老师。


市教育局长蔡晓鹏到校调研  王小荣摄

  听了学校的情况介绍后,工作组侯远鑫说,一中批林批孔运动是正常的,健康成长的。运动在健康的发展。学生之所以发动起来,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导。大了报出现改变了冷冷清清的局面。在学生中写出的大字报中可能有出入,现在不能过多的指责学生,现在学生正在发动。现在大字报中反映的问题要归纳一下,有些什么意见,该及时改的就改,应该向老师和学生讲明。有的老师边整边改,现在就要边整边改。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