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3017440号-2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旅游赋能乡村发展的指示精神,助力沿滩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探讨沿滩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前景分析,推动沿滩发展。4月17日,自贡市老科协文旅专委会联合沿滩区老科协开展沿滩乡村旅游发展专题调研。市老科协工能性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周富明和副会长林念劳带队,组织文旅专委会专家及沿滩区老科协专家组成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剖析沿滩区文旅事业发展现状、痛点及未来方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沿滩区文化古迹、慢餐文化街区、旧城改造项目及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区域,深入了解文旅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在仙市古镇、湿地公园、王家大院和词酒渡等核心景区,调研组认真聆听讲解,细致观察建筑风貌、景观设计以及游客体验。
随后的座谈会上,沿滩区文广新旅局局长李勇对沿滩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规划方向进行了全面介绍。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沿滩区在文旅产业发展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认为其发展呈现“有基础、有思考、有措施”的良好态势。近年来,沿滩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初步构建起文旅发展框架,在景区建设、品牌宣传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后续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上,专家们积极建言,调研组通过深入分析,指出沿滩区文旅产业发展存在三大核心短板。1.特色不够突出,竞争优势不足。现有旅游景点同质化现象严重,古镇建筑风格、湿地公园布局及景观设计与周边地区高度相似,缺乏独特性和辨识度。以仙市古镇为例,游客步行游览仅需十分钟,难以形成深度体验;湿地公园的花草景观、人工雕塑等未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导致游客新鲜感缺失,重游率低,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易被边缘化。2.规模不够大、项目单一,消费潜力受限。景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未能形成集聚效应,游客难以获得连贯、丰富的游览体验。同时,旅游项目类型单一,多以观光为主,缺乏针对不同年龄、兴趣群体的差异化产品。例如,油菜花观赏项目虽吸引部分中老年游客拍照打卡,但停留时间短,消费链条短,难以带动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延伸发展。2.文化内涵不够深厚,价值挖掘不足。多数景点仅停留在“看景”层面,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挖掘与转化不足。旅游产品缺乏故事性和情感共鸣,未能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项目设计,导致游客难以深入感受沿滩的独特魅力。这种“有资源无灵魂”的发展模式,使得文旅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组提出以突出“娱乐价值、文化价值、商品价值”为核心的转型升级路径。1.开发娱乐价值,增强旅游吸引力。加大对娱乐设施和多元化项目的投入,打造集休闲、体验、互动于一体的旅游产品。借鉴贵州榕江“村超”体育活动、黄龙溪古镇水景观等成功经验,通过举办特色节庆、主题赛事、沉浸式体验活动等,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频次。例如,可结合沿滩本地特色,策划民俗表演、非遗体验等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娱乐需求。2.挖掘文化价值,赋能旅游品牌建设。深入梳理沿滩历史典故、民俗传说,将文化元素深度融入景区建设与旅游产品设计。以安徽桐城六尺巷为例,通过讲好文化故事、传播正能量,赋予旅游项目精神内核。建议对仙市古镇、本地非遗技艺等资源进行文化包装,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打卡点,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联结。3.体现商品价值,推动产业提质增效。针对旅游产品投入不足、衰退快的问题,以系统性思维制定长远规划,加大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推动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向多元化、高品质方向升级,开发文创商品、特色餐饮、主题住宿等配套产品,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同时,加强品牌宣传与市场营销,扩大沿滩文旅品牌影响力,助力旅游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沿滩旅游业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充满机遇。只要正视问题,精准施策,突出 “三个价值”,就一定能够将沿滩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市、区老科协将持续关注沿滩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出实招,助力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增长,共同推动沿滩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沿滩区老科协办公室)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