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3017440号-2
焦晓瑜 (四川武胜)
九月三日,阅兵完毕。我关闭电视,站在讲台,望着台下的孩子们—个个小脸通红,兴奋未退,几个男孩子还在一边用手掌比划着飞翔,一边模仿战机呼啸而过的声音……教室里涌动着一种躁动的热浪,那是稚嫩的心灵与国家威仪初次碰撞后的回响。
我清了清嗓子,说:“孩子们,刚才,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飞机!导弹!”“坦克,无人机!”“兵哥哥好整齐!”“太酷啦!”
孩子们争相回答着,眼里泛着无限的荣光。
“那你们可知道,这整齐的步伐,曾经踏过怎样的荆棘?这翱翔的战鹰,曾经驱散过何等的阴霾?而我们今天能安静坐在这里,又是由怎样的代价换来?”
教室蓦地安静下来。五十四双清澈的眼眸荡开涟漪,困惑地聚焦于讲台上的我。
“看看现在的你们。”我语调一转,勾勒他们的日常,“周末你们的指尖划过屏幕,动漫游戏触手可及;想吃什么,外卖片刻即达;最大的烦恼可能是作业太多,或者喜欢的动漫更新太慢。”我微微一笑,看到有几个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摩挲着手指,拉扯着衣角。
“而老师的少年时代,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打开投影,展示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一本小人书在我们全班传阅很久,直到边角被翻烂;一根铅笔用到捏不住,套上笔帽继续用;一碗白米饭是劳动一天的奖赏;一双胶鞋,穿到露出脚趾也舍不得扔。”我说着,语气中流露出怀念与感慨,“我们节约,不仅是因为那时生活贫苦,更是因为我们经历过劳动才懂得,一切所得都需要用汗水交换。”
教室里静得能听到窗外树叶的沙沙声。
“但这,还不算苦难。”我的声音突然沉重起来,“如果时光倒流到我爷爷生活的四十年代----”我停顿片刻,确保每个字都重重落下,“爷爷曾经是嘉陵江上的纤夫,他骨瘦如柴,纤索深嵌进皮肉,在嶙峋的江岸匍匐前行,而那根纤索,拴着的不仅是一条船,还有全家人的生活。”
我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渐趋凝重的小脸,声音愈发沉重:“那时候,山河破碎,强寇如狼。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我们的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国家、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寇的罪恶行径,罄竹难书。”我深吸一口气,接着激愤地向他们讲起了“9.18”事变的屈辱,350万川军将士出川抗战的悲壮,南京大屠杀的创伤……
“他们甚至、甚至将临产的孕妇剖开腹部,用冰冷的刺刀,将那未及见天日的胎儿,挑在刺刀尖上……”
“啊!……”孩子们的惊呼一声接一声响起。前排的几个女孩,脸色苍白,猛地伏倒于臂弯之中,瘦弱的肩膀剧烈颤抖,压抑的啜泣声像破碎的音符,霎时迸出,旋即传染开去。男孩们瞪大眼睛,拳头不自觉地攥得紧紧的。整个教室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悲怆笼罩,空气凝重。骄傲的欢愉早已蒸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初识民族创伤的震撼。
我沉默地站立许久,让这份痛楚充分沉淀。良久,我才将语调转为铿锵:“孩子们,历史从来不是遥远的回声,那刺刀上的寒光,或许就曾映照过我们祖辈的眼眸;那嘉陵江畔纤夫的号子,也曾激励过穿着单薄军装,扛着落后枪炮出川的抗日将士。作为后来者的我们,也从来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民族血脉的延续。"
“你们也许会问,什么才是爱国?它不是一句口号。”我指向窗外,声音清晰而有力,“那些受阅的将士,以钢铁意志铸就护国之盾,是爱国;那些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以皓首穷经换来技术突破,是爱国。”我注视着每一张泪痕未干的小脸,“而你们,今天的爱国,就是珍惜这用无尽苦难与牺牲换来的课堂!”
我陡然提升音量,继续说:“怎样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不是空喊,而是脚踏实地!孩子们,用你们渴求知识的双眼,用你们翻阅书页的双手,用你们奔跑在操场上的双腿!文明你们的头脑,野蛮你们的体魄,磨砺你们的意志!让你们今天汲取的每一滴知识的养分,都转换成明日支撑强大中国的基石!”
“记住!”我一字一顿,声音如誓言般镌刻于这突如其来的寂静之中,“孩子们,有国才有家。你们怎样,中国的未来便怎样。你们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少年强——”
“则国强!”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响亮而坚定。
下课铃声响起,却没有一个人像往常那样雀跃地冲出教室。孩子们缓缓起身,眼中的泪光已经凝结成清亮而坚定的光芒。我知道,一颗名为“自强”的种子,已经带着历史的重量与未来的希望,落入他们的心田,静静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这一课,是特别的一课。教室静默如墟,却也惊雷暗涌。
【作者简介:焦晓瑜,四川省武胜县嘉陵小学教师,武胜县作协会员,笔名微尘。因热爱而记录,在日常中寻得诗意,也愿为细微处停留。已在《太极湖》《广安日报》发表《大舅》《老汉儿》《秋天适合思念》等散文。】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