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廖正英:回乡记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9-06 16:56:48    浏览量:


廖正英:(四川Bxssyh130)



         
清晨的薄雾像一层轻纱,缓缓铺展在嘉陵江的江面上,水波微漾,倒映着两岸苍翠的山影。我站在武胜县老街的石板路上,脚底传来久违的踏实感。这是一条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的小巷,青石板缝隙间钻出几株倔强的野草,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我拖着行李箱,轮子碾过石板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像是在唤醒沉睡的记忆。二十年前,我就是从这条街走出去的,背着书包,眼里装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如今归来,脚步却多了几分迟疑,也多了几分温柔。


       武胜,这个藏在川东褶皱里的小城,是我血脉里最深的印记。它不似成都的繁华喧嚣,也不像重庆的立体魔幻,它安静、温润,像一位不善言辞却深情款款的母亲。这里的山不高,却绵延成温柔的臂弯;这里的水不急,却滋养出一代又一代坚韧的女子。我曾以为,逃离这里,才能活出自我;可如今才明白,真正的自我,恰恰是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的。

       走在老街上,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街角那家开了三十多年的豆花店依旧冒着热气,老板娘还是那副利落的短发,围裙上沾着点点豆花渍。她抬头看见我,愣了一下,随即咧嘴一笑:“哟,这不是小梅吗?长成大姑娘了!”声音洪亮得像清晨的鸡鸣,瞬间把我拉回童年。那时,我每天上学前都要在这儿吃一碗豆花,撒上红油、葱花、花椒面,再配一根油条,香得能把隔壁的狗都馋醒。如今再尝一口,味道竟分毫不差——原来,有些东西,时间带不走。


       街边的梧桐树比记忆中更粗壮了,枝叶交错,遮出一片清凉的绿荫。树下坐着几位老太太,摇着蒲扇,说着家长里短。她们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那是风吹日晒的痕迹,也是生活磨砺的勋章。我驻足听了一会儿,她们聊着谁家女儿嫁得好,谁家媳妇生了双胞胎,谁家婆婆又和儿媳闹了矛盾。这些琐碎的话题,在城市里或许会被视为“八卦”,可在这里,却是最真实的生活图景。她们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那是历经风雨后的从容,是扎根土地的底气。

       我继续往家走,路过一片菜园。园子里种着辣椒、茄子、空心菜,还有一小片香葱。一个穿着蓝布衫的女人正弯腰摘菜,背影清瘦却挺拔。她听见脚步声,回头一笑,是姑妈。她皮肤黝黑,手掌粗糙,指甲缝里还嵌着泥土,可那笑容却像阳光一样明亮。“回来啦?”她轻描淡写地问,仿佛我只是去隔壁串了个门。可我知道,她一定早早起来扫了院子,换了新被单,还特意炖了一锅我最爱吃的腊排骨。

       家,还是老样子。三间瓦房,院墙爬满了丝瓜藤,藤上开着黄花,蜜蜂嗡嗡地飞。堂屋正中挂着爷爷奶奶的遗像,相框擦得锃亮。我放下行李,坐在门槛上,看着院子里那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啄食,忽然觉得眼眶发热。这里没有智能马桶,没有中央空调,没有网红咖啡馆,可它有一种城市里永远无法复制的温度——那是亲情的温度,是记忆的温度,是灵魂的归处。

       午后,我跟着姑妈去赶场。武胜的“场”不是商场,而是乡间集市,每逢农历二、五、八开市。集市上人声鼎沸,菜摊、肉铺、鞋店、裁缝铺挤得满满当当。卖菜的大姐嗓门洪亮:“新鲜的儿菜,自家地里种的,没打药!”卖鞋的大叔拿着喇叭喊:“皮鞋十元一双,亏本清仓!”我穿梭在人群中,闻着烤红薯的甜香,听着乡音俚语,忽然觉得,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热闹、真实、充满烟火气。


       在集市一角,我遇见了儿时的玩伴小芳。她比我大两岁,早早就嫁人了,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穿着碎花衬衫,头发扎成马尾,脸上有疲惫,也有满足。我们坐在路边的石墩上,聊起过去。她说她也曾想去大城市闯荡,可父母年纪大了,孩子还小,她走不开。“有时候也羡慕你,自由自在的。”她笑着说,眼神却很平静,“可我觉得,我也没亏。每天看着孩子长大,看着菜园丰收,也是一种成就。”

       我怔住了。在城市里,我们总被教导要追求“成功”——高薪、体面、独立。可在这里,我看到另一种成功:一种扎根、守护、传承的成功。这些乡村女性,她们或许没有光鲜的简历,没有耀眼的头衔,可她们用双手撑起一个家,用耐心熬过每一个难熬的夜,用爱缝补生活的裂痕。她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却是最坚韧的存在。

       傍晚,我沿着嘉陵江散步。夕阳把江水染成金色,渔船缓缓归航,渔夫哼着不知名的川江号子。岸边有几个小女孩在跳皮筋,笑声清脆如铃。我蹲下身,看着她们跳“马兰花”,忽然想起自己也曾这样无忧无虑地奔跑在田埂上。那时的梦想很简单:长大后要当老师,要穿白裙子,要住有阳台的房子。如今,这些都实现了,可我却常常感到空虚。而在这里,在武胜的晚风中,我第一次觉得,心是满的。

      夜幕降临,姑妈端出一桌家常菜:腊肉炒蒜苗、酸菜鱼、凉拌折耳根、南瓜稀饭。饭菜简单,却香气扑鼻。我们围坐在小方桌旁,边吃边聊。姑妈说起村里的变化:修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年轻人也开始回乡创业了。“有个姑娘开了农家乐,城里人周末都来住。”她说,“还有人直播卖柑橘,一晚上卖了几千斤。”我听着,心里涌起一阵暖意。乡村振兴不是空话,它就藏在这些细小的变化里,藏在每一个愿意回来的人心里。

       饭后,我坐在院中看星星。武胜的夜空清澈得惊人,银河像一条银色的绸带横贯天际。没有城市的光污染,星星显得格外明亮。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说“落叶归根”。人这一生,走得再远,心里总有一块地方,属于故乡。它不一定完美,不一定富裕,可它承载了你的童年、你的亲情、你的来处。对女性而言,这份归属感尤为重要——在职场中我们披荆斩棘,在生活中我们独自撑伞,可总需要一个地方,让我们卸下盔甲,做回那个被宠爱的小女孩。

       这一夜,我睡得很沉。梦里,我变成了一株黄葛树,根扎在武胜的泥土里,枝叶伸向天空。风吹过,沙沙作响,像是母亲在哼歌。

       第二天清晨,我收拾行李准备返程。姑妈塞给我一包自家晒的萝卜干,一袋新米,还有一小瓶泡菜。“城里买不到这个味。”她说。我点点头,没说话,怕一开口就会哭。

       车子启动,后视镜里的武胜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晨雾中。可我知道,它没有真正离开。它在我的胃里,在我的梦里,在我的血脉里。它提醒我,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无论多忙碌,都要留一片柔软给故乡。

       回乡,不是逃避,而是回归。回归本真,回归初心,回归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对于女性而言,这或许是一场更深层的自我对话——在追逐独立与自由的同时,也学会接纳依赖与温情;在拥抱世界的同时,也守护内心的根。

       武胜很小,小到地图上只是一个点;可它又很大,大到装得下我整个童年,大到成为我灵魂的坐标。下次回来,或许又是几年后。但我知道,那条青石板路,那碗豆花,那片星空,永远在那里,等我归来。





  •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LOGO

    欢迎访问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